《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古建筑保护理念探究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古建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感情性格、审美追求和理想寄托。保护古建筑, 不仅是保护优秀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而且是保护国家的辉煌历史。 保护古建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题。专家学者从学科建设角度作过大量的调查、考察报道;各级政府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地方经济战略做出不少决定和决策;文物部门就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愿望频繁动员和呼吁;旅游部门出于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也多次强调和发动。应当肯定 ,这些都对古建筑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对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或偏颇, 甚至有令人终生遗憾之错。原因虽复杂, 但对古建筑的价值认识局限、保护理念不清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 提高对古建筑价值的再认识, 明确古建筑的保护理念则显得尤为必要。 古建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凝聚 中国古建筑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尊贵有别,主次分明。形式不同的各种宫、殿、门、阁是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的反映;红墙黄瓦是皇家尊贵无比的标志。封建社会的住宅,其体量、形制、色彩等都依不同身份而有着严格的限制。皇帝的宫殿、王公贵族的豪宅、平民百姓的陋室相比较,凸显出封建社会三者尊、贵、贱等级悬殊的客观排序。 在古代,建筑不仅受到政治制约,与经济实力因素也密切相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役使“徒刑者”70多万人在渭水南岸建造大批宫室和骊山陵。公元前212年修建阿房宫。《史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可见工程之浩大,耗资之甚巨。清代,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告竣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的承德避暑山庄,历时87年,面积560万平方米(约合8400 余亩) ,四周宫墙长达10公里,楼、台、殿、阁、亭、榭、轩、斋等建筑120余组(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皇家园林。近90年的修建、维修以及珍宝陈设不知开销多少民膏民脂。清末国势衰微,财力吃紧,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明令“停止热河行宫一切拨款”,从此山庄愈加荒废颓败。可见皇家宫殿和园林的修建无不与国家经济状况相联。 古代的民间寺庙殿堂历来是大众集资完成的公益项目。现存的大小寺庙,几乎都有大量的修缮记事碑保存,记载寺庙的修缮经过和民众捐款情况,几两、几钱、几分、几厘功德一目了然,甚至施米面、捐木料、出劳力现象也悉数记载。这不仅昭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祈高贵求平安的心理寄托,同时也反映了群众热心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和家庭经济好坏的客观状况。可以说,寺庙的规模大小,建筑的形制繁简都与当地的经济息息相关。 有人说古建筑是凝固的诗不算夸张,有人说古建筑是美丽的图画更符合实际。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古建筑的外观是形象美丽的艺术品。观赏一座单体建筑,方整的台基,稳固的立柱,华丽的斗拱,曲线起翘的屋顶,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比例协调生动美观的图画。元代以前的建筑呈古朴厚重雄浑之美,明清建筑则显繁缛轻巧华丽之美。古建筑的装修是匠师展现艺术手法的重要部分。门、窗、天花板等,形式多样,图案繁杂。尤其是天花板上特有的似花绽放的藻井足以让我们领略匠师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明清建筑檐下板枋雕刻更是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与各种黄绿琉璃瓦顶的吻兽、脊饰艺术造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游龙、飞凤、珍禽、瑞兽、花卉、人物、物什等无不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极具巧夺天工之美。古建筑的彩画更具魅力,依建筑的不同功用或等级需求绘饰冷暖格调有别、色彩匹配恰当、内容章法严谨的各种彩绘图案,既可防止构件风化,又为建筑本身增添了生动形象的文化艺术内涵。建筑附属物的内涵更丰富。寺庙中的塑像、石雕、壁画、陈设等,无不形象直接地反映出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和精湛高超的制作技艺。 古建筑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体现 原始社会,建筑主要用于居住或存储物品。进入阶级社会,人分贵贱,权有大小,意识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奉祀宗祖和皇权信仰是中国几千年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题,建筑的功用也悄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山西万荣县庙前村黄河之滨的后土庙,是历代皇家祭祀后土之所。两汉武帝、宣帝、元帝、成帝先后16 次亲祭;东汉光武帝、十六国前秦苻坚、唐玄宗、宋真宗等历代帝王亦先后祭祀。明清之际,皇家祭祀活动才改在北京的天、地坛。陕西的黄帝陵、山东曲阜的孔庙、山西解州的关帝庙等,都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历代官民祭拜圣地。现存各地大量的佛寺、道观、神庙等都是古往今来人们频繁祭祀之所。皇帝的太庙、民间的祖祠是古代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祈神保安赐福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为普遍的精神寄托。 皇权信仰在古代带有普遍意义。北京故宫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三大殿汉白玉台基高凸8米,殿宇高耸独冠当时京城,红墙黄瓦区别百官群雄,无不是皇权至尊之彰显。皇权意识扩展的结果是封建级别的严密架构。多大的衙门造多大的建筑,多大的官职盖多大的宅院,历代相延,遂成定制。即使百姓之家,宅院屋舍亦有正偏之分。用以明主次别长幼。应当肯定,等级制观念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平衡杠杆作用。建筑作为意识观念的有形载体受到广泛关注理所当然。 古建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 建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古建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着杰出的科学成就。榫卯结构不仅对我国传统建筑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对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多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浙江省河姆渡遗址距今达七八千年之久,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中发现不少干栏式建筑的木构件上都带有连接榫卯,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十分先进的木构建筑构件连接技术,这项技术至今还在广泛使用。 建筑设计理念反映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我国古代城市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方位意识。新石器时代末至夏代出现有浓厚方位意识的城,商周时期的城墙基本呈南北状,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正北方位城墙的实例。此后,正南北方位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惯例。在单体建筑平面设计方面,辽、金、元时期盛行的减柱造和移柱造手法,不仅增大了建筑内活动面积,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在梁柱结构方面有大胆创新的精确设计,从而达到符合建筑力学的客观要求。另外,中国古典园林效法自然“借景”设计理念被海外各国借鉴推广;传统的榫卯结构古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地震科学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中国古建筑不仅为我国许多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保护古建筑的本体 任何一处古建筑,都包含着许多历史的综合信息,这些信息只能依赖建筑本体而存在。建筑损毁,信息无疑消失殆尽。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关键是保护建筑本身的原貌。如何理解原貌,是个需要探索的理论认识问题。 一处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从创建开始维修便伴随并延续。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建筑,大小修葺会经常不断,甚或重建亦难免,很难或基本上看不到它创建时原封不动的原貌。原貌应该是相对的、动态的、客观的。木构建筑在历次维修过程中,只更换部分构件或翻修瓦顶,屋身梁架、柱子、斗拱等保持原构或仅个别予以更换,我们可以认为这座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创建时的原貌。若因天灾或人祸导致建筑被损毁无存而重建,我们则以重建结构认证为该建筑的原貌。保存较好的建筑本体可以看作是它发展过程中凝固的原貌。把现状看作原貌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建筑大木构件基本上保持原物而未被更换;二是现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残破不堪岌岌可危的现状看作原貌是对原貌的误解或曲解。保护原貌就是要对残破的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使之能安全地延年传承。古建筑修缮的原则是,能小修的绝不大修;能用原构件的绝不更换新构件;原构件能加固的尽量加固使用;能不落架的不予落架;能不迁建的尽量避免移动。这样才能达到保护原貌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本体蕴含的大量历史信息。反之,则是“建设性破坏”。维修而破坏古建筑比自然力残损更使人痛惜和尴尬。 保护古建筑的环境风貌 古建筑的价值往往不是建筑的本体孤立存在的。古人选择建筑的基址,地理位置考量尤为重要。有的选择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景美丽;有的讲究风水,阴阳五行匹配适宜;有的严格长幼辈份,左邻右舍恰当。寺庙建于山林之中,有超脱凡俗清静无为的宗教意识;寺庙设在城镇乡村,除方便民众祭祀之外,往往也关注方位选择,以便佛祖神灵庇佑黎民苍生带来好运。建筑周围的环境,其重要性就在于回答该建筑为什么建于此的问题。原因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反映出人对建筑功用理念要求从优选择的兼容性和针对性。 保护古建筑历史环境,就是保护古建筑的原生环境或背景环境,是理想的最高标准。然而多数古建筑周围的环境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就遭受过程度不同的破坏,有的甚至面貌全非,这无疑对建筑的整体价值有所损害。因此,为保护古建筑的周边环境,《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古建筑周围必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法律形式对古建筑的环境保护作出强制性规范要求。只要严格依法行事,古建筑周边环境才会得到有效保护和理想的改善。 保护古建筑的人文信息 古建筑是按照古人的设计理念建造的,而理念意识又蕴含在古建筑的外在形式中。皇宫豪华,殿宇雄伟,是为了突出皇帝独尊的崇高权威;寺庙壮观,殿堂巍峨,神像威严,是为了增加祭拜人的肃穆敬畏;佛祖与众神、先贤荟萃奉祀,表现三教合流现象在当时流行普遍;达官显贵建造雅致园林,小桥流水,玲珑秀石,茂林修竹,是为了提高赏心悦目情趣,表达精湛的造园技艺和高雅怡情的精神享受需求;寺庙建筑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多沿轴线前后排列,主殿通常设在中后部,是为了突出佛或神祇的尊崇地位。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正房大居北中,厢房小位两侧,是为了突出户主或长辈的尊显地位。明身份、别长幼,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设计理念。这些历史人文信息与建筑的整体布局、形制特点、装修式样、装饰图案、彩绘内容等融为一体,是研究和了解古人审美观念、道德情操、礼制规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和珍贵资料。保护和修缮古建筑,要十分注意这些历史人文信息的整体保护,不可随意改变或取舍古建筑的原有规制和历史面貌,避免古建筑历史人文信息的残缺或损失。 保护古建筑的科技含量 建筑的结构、形制反映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状况。如木构古建筑。宋元以前的基础做法多为素土夯筑。亦有用卵石、碎砖瓦或铁滓与夯土间隔分层建造。明清时期常用石灰与黄土配合比例灰土夯打而成。高等级建筑台基,还有打入长条柏木桩以求坚固的做法。落架重修古建筑,基础部分处理应遵循原构传统规制,不应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做法,避免将古人传统技术改变为现代技术而不伦不类。砖的使用由来已久,战国时期已用砖铺地。但砌砖粘合剂却明显反映出生产技术的时代变化特征。唐宋以前,无论房屋或砖塔,砌墙只用黄泥。明代以后,砌砖才使用石灰。维修砖结构也应严格遵循原有建材规制。严格保持古建筑维修的传统用材和技术工艺才能保证古建筑原有科技含量的纯真和完整。 古建筑是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到古代的建筑、艺术、科技、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许多领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等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永远是今人和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古建在则资源存,古建失则资源枯。保护古建筑是为当代造福为后人谋利的功德好事。我们曾为前人不懈努力以致大量古建筑留存至今而庆幸,亦为不少古建筑在岁月更替中毁于天灾人祸而痛惜。当今太平盛世,政通人和,正是我们保护祖先遗产,抢救保护古建筑使之传承永续的最佳时期。事实证明,保护古建筑永远都不会过时。确立这个超前理念并付之行动,我们会受到历史的尊重和后人的感恩,反之会遭到历史的唾弃和子孙的责骂。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积极因素,动员一切力量共同保护古建筑是当代人的光荣义务,更是文物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医药 网址: http://zgmzy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508.shtml


上一篇: 适应新常态 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企业跨
下一篇: 中医学论文_黔东南州中医药苗侗医药取得长足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